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2025年11月21日至22日,厦门大学组织部统战部政研室联合党支部、党校机关党委联合党支部、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考古学系教工党支部及学院院办党支部组织开展共建活动。支部党员们走进厦门大学平潭田野实践教育基地、厦门大学东南考古研究中心、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吴石故居、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等地,通过实地参访、现场学习与交流研讨,追寻历史足迹、赓续文化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寻根海峡文明 筑牢自信根基
11月21日上午,党员们首先抵达中国水下考古·平潭展示体验馆。该中心通过先进的数字化技术,系统展示了中国水下考古的发展历程与丰硕成果。在参观过程中,党员们通过体验馆内应用互动触屏、考古船驾驶模拟操控台等设施,深刻体会科技赋能考古、守护文化遗产、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意义。
当日下午,党员们前往厦门大学平潭田野实践教育基地、厦门大学东南考古研究中心。作为学校重要的科研与教学实践平台,基地展现了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考古师生在探索南岛语族起源、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方面的积极贡献,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考古师生参与发掘的壳丘头新石器时代遗址群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基地的参观交流中,党员们不仅一睹考古工作的实践成果,还认识到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增强了大家对文化赋能的认同感。

随后,党员们参观了壳丘头遗址博物馆。这座依托“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壳丘头遗址群建立的现代化博物馆,生动呈现了距今7500至3000年的史前文化序列及南岛语族起源、扩散的壮阔历程。通过丰富的实物陈列和高科技硬件带来的沉浸式体验,党员们认真了解了平潭在中华文明乃至太平洋文化圈中的独特地位,对“闽台同源”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更加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是展现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民族瑰宝的重要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
传承红色文化 砥砺初心使命
22日上午,党员们前往福州市仓山区吴石故居参观学习。在故居旁的吴石塑像前,党员们怀着崇敬之情,为这位我党隐蔽战线英雄鞠躬献花。在吴公祠堂的吴石将军纪念室中,党员们通过详实的史料和实物,党员们被这位“红色情报员”身陷孤岛、心系统一,为革命事业默默奉献、英勇献身的事迹深深触动。党员们纷纷表示,这场现场教学,是一次红色文化的精神洗礼,也是一份家国情怀的鲜活传递,激励大家为祖国统一、强国建设而不懈奋斗。

22日下午,党员们参观了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这里记录着中国近代海防起步、海军建设与科技自强的艰辛探索。从“法制插床”到“自造舰船”,从“洋务变局”到“人民海军”,一个个展区清晰勾勒出近代仁人志士向海图强、救亡图存的历史轨迹。经过此次参观,党员们深刻感悟到船政文化中蕴含的爱国情怀、开拓精神和自强意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了历史启迪与现实思考。
凝聚共识,共促发展。此次党支部共建活动,不仅是一次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的实践学习,更是一次有效的沟通协作。通过两天的紧密行程和深入学习,不同支部的党员们增进了了解,凝聚了共识。大家一致认为,文化具有强大的动能,是凝聚力量的重要源泉,要以此次共建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在日常工作中的联动协作,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党建与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更加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助力高质量编制学校“十五五”规划纲要,共同为传承中华文脉、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伟大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共建支部成员)